top of page

實施理念

 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、客庄人口外流、族群通婚及同化教育等因素,客語及客家文化逐漸消失與沒落。根據客家委員會(2015)調查101年至102年度臺灣客家民眾各年齡層的客語使用狀況,發現多數年齡層的客語能力雖較99年提升,但是13歲以下年齡層的客語能力仍不佳:13歲以下聽懂客語的客家民眾僅佔 35.1 % (完全聽懂+大部份聽懂),聽不懂佔57% (少部份聽懂+完全聽不懂);客語說的能力流利者僅佔 16.2% (流利+很流利),不流利者佔 70.6% (不流利+不會說),年輕一代的學童客語能力流失得非常快。究其原因,家庭中客語使用頻率低為主因之一。根據客家委員會的調查,有子女的客家民眾中,與子女交談時使用的語言以國語佔多數(68.7%),其次為客語(17.0%),再其次為福老話(12.6%)。有76.1% 的客家民眾表示與子女溝通的主要語言不是客語,主要原因為「子女不會客語」(41.3%),其次為「居住環境」 (28.9%) (p.14)。因此,家庭已漸漸喪失其客語傳承的重要角色。

  目前,台灣針對本土語的流失主要是從學校教育著手(如:本土語教育、沉浸式教學),然而,許多學者已指出,學校不是挽救母語流失的主要場域,語言使用及保存應擴展到家庭及社區場域,母語才能永續發展(King et al. 2008;Spolsky, 2004;張學謙,2011)。Fishman(1991)即提出挽救語言流失必須和家庭及鄰里連結,語言傳承才有實質意義。Hinton(2001)亦強調,以家庭為主的語言復興計畫,才能擺脫母語瀕危的危機。所以,家庭在母語中扮演了關鍵及重要的角色。

  有鑑於家庭在本土語保存的重要角色,高雄市政府在107年辦理了「薪薪相習客語家庭培力」計畫,目的是希望藉此計畫帶動客語家庭的客語保存意識,提升客語在家庭的使用頻率,提升學童的客語能力,以復振及延續客語的傳承。

bottom of page